• 首页
  • 关于学会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行业服务
  • 学会会员
  • 专家库
  • 职称评审
  • 培训信息
  • 新技术产品
  • 学会刊物
  • 党建工作
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学会简介
  • 学会章程
  • 组织架构
  • 会员大会制度
  • 理事会
  • 常务理事会
  • 监事会
  • 专业委员会
  • 诚信信息
  • 诚信自律
  • 政府购买服务
  • 税收优惠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学会动态
  • 视频播报
  • 高新技术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政策法规
  • 办事指南
  • 表彰奖励
  • 地方法规
  • 标准规范
  • 科技成果鉴定
  • 咨询专业委员会
  • 学术交流
  • 科技成果鉴定表
  • 单位会员
  • 个人会员
  • 监事会成员
  • 入会申请
  • 培训信息
  • 培训资料
  • 防水
  • 门窗
  • 其它
  • 深圳土木与建筑
  • 深圳土木三十年
  • 深圳土木四十年

信息中心
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学会动态
  • 视频播报
  • 高新技术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政策法规
  • 办事指南
  • 表彰奖励
  • 地方法规
  • 标准规范

快速搜索

关键字:
类 型:
热点推荐
  • ·滨海地铁地下混疑土结构高耐久性..
  • ·由柏涛设计和广州大学等单位完成..
  • 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..
  • ·2014年深圳市建筑工业化技术交流..
  • ·深圳市建筑电气2013-2014年度学..
  • ·2014年中山格兰特第三代自清洁玻..
  • ·科技成果登记表(应用技术类成果..
  • 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
  • ·科技成果登记表(基础理论、软科..
  • ·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

行业动态

当前位置:深圳土木学会 > 信息中心 > 行业动态

郑州投资6亿开建“中西部第一条电缆隧道”

标签:土木建筑 深圳土木学会 深圳土木网 新技术推广 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 深圳土木与建筑   时间:2016-01-15  点击:3249次  编辑:zzx

1月13日,在郑州市文博东路与农科路交叉口的围挡内,地下10米处,一条直径4米的隧道已经成型。来到作业面底部,隧道内灯火通明,一眼看不到头儿。

 


电缆隧道内部图片

 

这条隧道,就是220千伏红旗电缆隧道工程。我们采用的是盾构施工法,跟修地铁一样。”郑州供电公司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说,这条隧道全长6811米,北起220千伏姜寨变电站,与220千伏红旗变电站相连。在施工现场,大型盾构机正在工作,渣土通过传送带,倒进了“小火车”后往外运。

郑州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说,隧道预计今年6月份实现贯通,年内投入使用。这是继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南京之后的全国第五条,也是中西部省份中第一条。

投资6亿建设电缆隧道,郑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气魄?这得从220千伏红旗变电站的落地说起。

“北三环以南、京广铁路以东、金水路以北、中州大道以西42平方公里区域内,供电能力已经达到极限,现有变电站全部过载,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损坏,将造成大面积停电。”尤其是新建的多个居民区仍然使用基建用电,供电紧张时,该区域多次发生停电现象。

“2014年9月,红旗变电站开工建设,由于位居闹市区,不可能在市区建高压走廊,而开挖路面污染环境也影响交通,所以就选择了电缆隧道。”很多人都认为外国的地下管线很先进,其实,咱郑州的地下管廊同样高大上。

据介绍,这条隧道全线采取盾构施工法,是郑州供电领域首次采用和地铁相同的施工方法。

负责施工的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一标段项目负责人说,电缆隧道外径4米,内径3.5米,比外径6米的地铁隧道小了一圈。隧道最浅处距离地面6至7米,最深处距地面20米,平均深度10米左右。“郑州市规划了很多条地铁线路,我们的电缆隧道,从未来的地铁线路下边穿过,所以最深的地方达20米。”

“盾构施工速度快,平均每天可掘进16米,甩了暗挖几条街。暗挖施工每500米就要挖一个竖井,还容易造成地面沉降,而盾构法的沉降控制在2毫米至15毫米之间,非常安全。”郑州供电公司的现场负责人说。

新闻1+1

中西部第一条电缆隧道郑州面世 不再“天天挖沟”

【现场】

投资6亿 隧道像缩小版地铁

1月13日,记者走进郑州市文博东路与农科路交叉口的围挡内。地下10米处,一条直径4米的隧道已经成型。来到作业面底部,隧道内灯火通明,一眼看不到头儿。

“这条隧道,就是220千伏红旗电缆隧道工程。我们采用的是盾构施工法,跟修地铁一样。”郑州供电公司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说,这条隧道全长6811米,北起220千伏姜寨变电站,与220千伏红旗变电站相连。记者看到,大型盾构机正在工作,渣土通过传送带,倒进了“小火车”后往外运。

郑州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张松刚说,隧道预计今年6月份实现贯通,年内投入使用。这是继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南京之后的全国第五条,也是中西部省份中第一条。

【缘由】

红旗变电站落地 引高压线路进城区

投资6亿建设电缆隧道,郑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气魄?这得从220千伏红旗变电站的落地说起。

“北三环以南、京广铁路以东、金水路以北、中州大道以西42平方公里区域内,供电能力已经达到极限,现有变电站全部过载,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损坏,将造成大面积停电。”张松刚说,尤其是新建的多个居民区仍然使用基建用电,供电紧张时,该区域多次发生停电现象。

“2014年9月,红旗变电站开工建设,由于位居闹市区,不可能在市区建高压走廊,而开挖路面污染环境也影响交通,所以就选择了电缆隧道。”张松刚说,很多人都认为外国的地下管线很先进,其实,咱郑州的地下管廊同样高大上。

【优点】

采用盾构施工 是中西部省份首条

据介绍,这条隧道全线采取盾构施工法,是郑州供电领域首次采用和地铁相同的施工方法。

负责施工的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一标段项目负责人豆小天说,电缆隧道外径4米,内径3.5米,比外径6米的地铁隧道小了一圈。隧道最浅处距离地面6至7米,最深处距地面20米,平均深度10米左右。“郑州市规划了很多条地铁线路,我们的电缆隧道,从未来的地铁线路下边穿过,所以最深的地方达20米。”

“盾构施工速度快,平均每天可掘进16米,甩了暗挖几条街。暗挖施工每500米就要挖一个竖井,还容易造成地面沉降,而盾构法的沉降控制在2毫米至15毫米之间,非常安全。”郑州供电公司的现场负责人说。

【意义】

基础设施上档次 城市不再“天天挖沟”

在郑州,施工挖断管线是常有的事儿,为了配合城市建设工程施工,供电部门还得主动迁移原本的电力管线,这造成了“郑州郑州,天天挖沟”的景象。

张松刚说,隧道投入使用后,220千伏、110千伏的电缆全部“入驻”。线路如果出现问题,可以开着维修车进入检修。这条隧道,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路面开挖问题。“今后如果主城区内再规划布局变电站,这条电力隧道还可以根据需要延伸。”

“工程经国家电网公司批复并投资,被省政府列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。”张松刚说,这条隧道代表了今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,如果咱郑州雨污水也能有这样的地下管道,那就再也不用担心下暴雨了。

【打听】

其他管线 能搭上这“便车”吗

去年8月10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指导意见指出,鼓励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。

那么问题来了:其他管线如通信、给水、供热、有线网络等,能否搭个便车在这里“安家”?供电部门技术人员解释,从理论上说可以,但实际上行不通。“第一,这条隧道规划时不是按照综合管廊设计的,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,将来还将有更多的电缆进入隧道,容量有限。第二,各种管线对管廊的设计都有各自严格的技术要求。

不过,郑州市经******目前正在建设一条长达5.5公里的综合管廊,而这条管廊则由两个彼此独立的通道组成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本文来源:东方今报

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于 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版权所有 © 2008-2024 深圳土木建筑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4023720号

深圳土木建筑网 主办: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 联系电话:0755-83787271、83787167 传真:0755-83787273
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振华路8号设计大厦16楼1601、1602、1604室  邮政编码:518031  邮箱:sztmjz@163.com

网站运营维护:科筑信息

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42号